教育心理学考研简答论述: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Add 芒果学姐微信
为你全程答疑

送教育学真题、笔记等资源

创造性的培养措施【简答】【论述】
(一)营造鼓励创造的环境
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和家庭环境几个方面。
1.学校角度:营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学校环境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创造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一,改革考试制度,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第二,增加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机会;
第三,应倡导民主式的教育和管理。
2.家庭角度:家长应善于发现孩子的创造性,鼓励创造性的发展。
3.社会角度:为学生提供创造性人物的榜样
(二)培养创造性的教师队伍
要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则需要创造型教师:
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使教师形成理解并鼓励学生创造;
其次,要教给教师必要的创造技法和思维策略;
最后,教师应不断学习关于创造性的心理学知识,用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三)开设创造课程,教授创造方法
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因此,开设创造性课程已成为国内外开发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在创造性课程的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基本的创造技巧与方法是培养创造性的有效措施。
促进创造性发展的主要创造技法有:1.头脑风暴法;2.系统探求法;3.联想类比法;4.组合创新法;5.对立思考法;6.转换思考法。
(四)发展和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思维的“前进跨度”,培养思维的跳跃能力;
2.加大思维的“联想跨度”,养成学生敢于把习惯上认为毫不相干的、表面上看来微不足道的问题联系起来或进行移植;
3.加大“转换跨度”,引导学生敢于否定原来的设想,善于打破固有的思路;
4.给学生大胆探索与推测的体会。
(五)塑造学生的创造人格
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是培养创造性的重要内容。建议有:
1.保护好奇心。2.解除对错误的恐惧心理。3.鼓励独创性与多样性。
此外,自信与乐观、忍耐与有恒、合作、严谨等也是创造性人格培养的重要方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