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考研简答论述:自我效能感理论

Add 芒果学姐微信
为你全程答疑

送教育学真题、笔记等资源

自我效能感理论 【简答】【论述】
1.自我效能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在进行某一活动之前,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主要内容:班杜拉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1)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强化能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2)行为的先行因素就是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期望有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
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
效能期望则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个体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实施该活动。
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
3.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1)直接经验。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多次失败的经验会削弱自我效能感。 
(2)替代性经验。学习者通过观察别人的成败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
(3)言语说服。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和自我引导,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效果不持久。
(4)情绪的唤起。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感,高度的情绪唤起、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 
4.功能
自我效能感形成以后,对个体行为将产生深刻影响,其功能如下:
(1)决定个体对某项活动的选择和坚持。 
(2)影响个体面对困难的态度。 
(3)影响个体新行为的获得和已获得行为的表现。 
(4)影响个体在活动中的情绪状态。
5.评价:
自我效能感理论克服了传统心理学重行轻欲、重知轻情的倾向,把人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具有很大的科学价值。但没有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统一的理论框架。

推荐阅读